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档案知识 >档案文摘
“电”亮英雄城——南昌电力工业的演进
发布时间:2022-01-04 来源: :0次

“电”亮英雄城——南昌电力工业的演进

 

清末明初 首亮洪城

1905年(清末光绪年间),江西永新县举人贺赞元在上海、香港等地看到了外国租界装置使用的电灯,并认为电灯这种照明工具在“商界中为一大宗商品,办成之后,利益人人共见”便开始在南昌招商集股,创办“南昌开明电灯公司”。1908年冬天,南昌开明电灯公司正式发电,象征着南昌近代先进工业发端的第一盏电灯在钟鼓楼前点亮。

 

由于当时仅限于夜间供电,加之表灯户少,包灯户多,入不敷出,以致发电成本很高。加上经营管理不善,该公司亏损甚巨,维持乏力,于1922年4月由省实业厅厅长等出面组织改组为南昌开明新记电灯有限公司,公司事务所设在钟鼓楼,并在城南抚河沿岸司马庙设一新厂。

 

坎坷曲折 艰苦奋进

进入20世纪30年代,整个行业发展缓慢,经历了投资主体“民退公进”的换位调整。1933年9月,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接管代办南昌开明新记电灯有限公司。次年2月,因该公司资不抵债,当时国民党省政府令其解散,另组南昌市电灯整理处,将该公司改名为南昌电灯厂,并拨款加以整理。

1935年,南昌电灯厂发电容量已达到2074千瓦。然而,因地处抚河岸边的司马庙厂址每年有数月之久水位线离岸过远,发电用水不可靠,公司难以扩展,仍然无法缓解南昌市过重的用电负荷。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在维持发电的同时,计划筹建一个较大规模水电厂,以改善电力和城市自来水供给不足的状況。1935年,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与中国建设银公司签订协议,在德胜门外帅家坡筹办南昌水电厂,将水、电两厂合并建筑,使之相互关联,既适用又可节省投资。

 

1939年3月,南昌水电厂发电设备基本安装完毕,但尚未验收,南昌便被日军占领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战败,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同年,国民江西省政府接管南昌水电厂。1949年4月份,解放军攻破长江天险直逼南昌,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做出撤离逃跑的决定。当时以方天为首的团队企图在撤退前把南昌变成一座空城、废城。面对国民党当局的空城、废城计划,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南昌组建了“南昌城工部”,并联合展开了一场反搬迁、反破坏的斗争,直到解放军接管南昌城。 

 

位于南昌市下正街的南昌市水电厂,是南昌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急于搬迁和破坏的对象。1949年5月上旬,国民党当局多次派便衣警察潜入南昌水电厂,寻找机会进行破坏。工人们知道这一阴谋后,该厂300多名工人组成护厂纠察队,与进厂暂住的1000多名家属,在工厂周围架起铁丝网,在水泵旁边深挖壕沟,坚决表示“誓与水电厂共存亡”。

 

期间,国民党多次企图炸毁供水间和发电房,中共南昌城工部派所属党员到水电厂指导工人护厂,民盟地方组织也派民盟成员及部分学生来水电厂与工人一道巡逻,国民党的阴谋均未成功,然而国民党军队仍未放弃破坏计划,在溃退时曾炮轰水电厂。在紧急关头,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,直到南昌解放,水电厂机器设备基本完好。

 

建新建 初见雏形

在南昌解放初期,南昌下正街发电厂(前身为南昌水电厂)工人对解放前遗留下来的2台严重锈蚀损坏的发电设备进行改造,仅72天便修复完毕,修复后的2台设备开始满负荷运行。但因工业发展、人民生活又急需增加电力供应,党和政府即拨款加速新机组建设。1950年1月14日,时任省政府主席邵式平、南昌市主要领导,出席南昌水电有限公司新机组建设开工典礼。同年4月25日,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燃料管理局拨90亿元(旧币)用于该厂基建投资,由中国交通银行江西分行监督使用。

1951年6月初,邵式平亲自审阅《安装5000年瓦机组初步计划书》及概算、图表等,批示:“5000千瓦机组建装计划我基本上同意。但必须指出:一要做好,二要争取时间。”发电机组于同年11月21日开始安装,从安装、试车到正式发电,只用了5个月的时间。整个工程从土建开始,仅历时1年左右便告完工。1952年8月,全省单机容量最大的美国造0.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。1955年5月,该厂安装了1台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0.36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,并于1956年1月投产发电。1956年9月,该厂改名为南昌电厂下正街分厂。1958年2月,该厂改名为南昌下正街火力发电厂。1961年8月,该厂改名为南昌下正街发电厂。1965年8月,江西第一台国产0.75万千伏安、0.64万千瓦的双水内冷发电机组投入使用。1966年、1967年,该厂又先后改名为南昌八一发电厂、南昌东方红发电厂。1979年,该厂厂名恢复为南昌下正街发电厂。

 

南昌发电厂筹建于1953年。1953年9月,南昌工农业迅速发展,为缓解全市用电紧张的局面,筹建新的发电厂被提上议事日程,并成立新厂备处。1954年10月,燃料工业部批准建设南昌发电厂。同年12月24日,选址七里街并征地268600多平方米。工程建设分中压机组、超高压机组两个阶段。其中,中压机组工程建设分四期完成,共安装9炉8机,总容量为9.8万千瓦,工程决算总造价为5908.1万元。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1.2万千瓦,工程决算总造价为135.5万元,2台发电机组于1957年1月投产,并与扩建后的南昌下正街发电厂并网运行,缓解了全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紧张状况,形成了南昌电网的维形。

 

 

心系民生 点亮万家

2006年5月全省农村“户户通电”启动仪式在南昌市的安义县罗丰村举行,擂响了南昌“户户通电”的进军战鼓。10月26日,安义县的最后一个无电户——豆腐石村的贫困户熊咬生家实现通电,标志着南昌市提前两个月率先在省内实现“户户通电”,让7744户无电农户彻底告别煤油灯,偏僻山村家中户户亮起了明亮的电灯。

Copyright 2020 南昌市档案馆 地址:雄州路169市委大楼西侧 电话:(0791)83886222
邮政编码:330038 邮箱: ICP备案号:2023005859 [清空缓存]

网站备案编号:3601100110556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