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街古巷的由来
发布时间:2014-04-16 来源: 点击数:60次

棕帽巷——相传许真君戴棕帽路过时,风将其帽吹落在此,后人将此巷称为棕帽巷。
  六眼井——原本是一口井,由于汲水者众多,明代作过一次拓凿,上设六个井圈,方便群众汲水。故称六眼井。
  友竹花园(高升巷)——明太子太师严嵩当年有座府第,坐落于此。今天的友竹巷正是严嵩当年后花园所有地,相传园中当时种植有友人赠送之名竹而得名,而严府的后门就开在后花园内,当年想在官场飞黄腾达的人都得给严嵩送礼拉关系,所以老百姓称之为高升巷。
  干家大屋巷——清乾隆年间,宁夏兵备道干以濂辞官来南昌定居,在进贤门内广置地产兴建府第,人称干家大屋。现大屋已不存,空留干家前巷、干家后巷和干家大屋巷。
  老贡院——宁王朱宸在进贤门内建阳春书院。嘉靖元年移建,移东湖贡院,为全省乡试的考场。清顺治十年迁回进贤门内旧址重建。清康熙二十年又将贡院移至东湖贡院故址,俗称进贤门内贡院为老贡院,该巷因此得名。
  系马桩------ 是当年全省参加乡试的考生骑马自进贤门来贡院应试,便都把马拴在这里。时间一长就称该处为系马桩。在民国时期曾叫文天路。
  胜利路——胜利路始建于1928年。初定名德胜路,它自南向北把洗马池、佳山庙、杨家厂、开元观、中大街、吕相祠、德胜门都包括在内。因其终端为德胜门,故得名德胜路。抗战时期,1942年伪政权将德胜路改为兴亚路。日本无条件投降后,国民党当局将此路改名为中正路19495月南昌解放,一支胜利的队伍踏着雄壮的步伐从这条街走过,从而有了一个豪迈的名字胜利路2002元月由南昌市人民政府将胜利路改为商业步行街,成为南昌的商业中心。
  射步亭巷——清雍正年间是巡抚部院武将习武射箭之地。当时名为射圃中有一亭,称射亭。巷以亭名,到清末才改为射步亭
  后墙路——清抚台衙门后墙紧靠的路。1905年南昌地图上称为藩后墙。1926年,巡抚部院改为省政府驻地,路亦改为省后墙路,1945年扩修后改称厚强路1950年更名为后墙路。
  羊子巷——羊子巷原来是回民集居地,设有羊交易市场。清乾隆五十九年的《南昌县志》称这条巷子为羊叉巷,光绪三十三年《南昌县志》才开始叫羊子巷。原羊子巷北至上谕亭街。

Copyright 2020 南昌市档案馆 地址:雄州路169市委大楼西侧 电话:(0791)83886222
邮政编码:330038 邮箱: ICP备案号:2023005859 [清空缓存]

网站备案编号:360110011055601